近年來,隨著水肥一體化技術越來越成熟,這項技術被大量運用到水稻種植、果蔬種植、溫室大棚等中,“肥隨水來,肥隨水去”,水肥一體化技術引領節水農業時代到來,根本性地改變了農田種植環境,引起施肥技術的變革,施肥方法、施肥設備、肥料品種,以至于施肥理論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。
水肥一體化是借助壓力系統(或地形自然落差),將可溶性固體或液體肥料,按土壤養分含量和作物種類的需肥規律和特點,配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,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、供肥,使水肥相融后,通過管道、噴槍或噴頭形成噴灌,均勻、定時、定量,噴灑在作物發育生長區域,使主要發育生長區域土壤始終保持疏松和適宜的含水量,同時根據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點、土壤環境、養分含量狀況和需肥規律情況進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設計,把水分、養分定時定量,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。
水肥一體化系統通常包括水源工程、首部樞紐、過濾系統、田間輸配水管網系統和控制軟件平臺等部分,還會配套田間氣象監測站、土壤墑情監測站。
水肥一體機是整個智能水肥灌溉系統的核心。水肥一體機以自控單元為核心,通過傳感檢測技術、微處理器技術、計算機技術等信息化技術,實現水肥供應的自動管理和分配。系統根據用戶設定好的施肥比例、施肥時間及循環模式、EC/PH平衡條件等各種邏輯組合,由控制器通過一組注肥器電磁閥門和一套EC/PH監測系統適時適量定比例地將將各種肥料注入到灌溉管道中,自動完成施肥任務,合理控制水肥供應。
運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灌溉施肥,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較干的表土層易引起的揮發損失、溶解慢,***終肥效發揮慢的問題,尤其避免了銨態和尿素態氮肥施在地表揮發損失的問題,既節約氮肥又有利于環境保護,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,還大大降低了設施蔬菜和果園中因過量施肥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問題。
由于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人為定量調控,滿足作物在關鍵生育期“吃飽喝足”的需要,杜絕了任何缺素癥狀,因而在生產上可達到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均良好的目標。